欢迎访问
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今天: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教育 >

豫见中国、语通世界:多语种、数智化讲好中国故事

时间:2025-06-03 13:58:02 来源:互联网

 

近日,来自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的“豫见中国、语通世界:多语种、数智化讲好中国故事”研究生创新团队正紧张筹备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,以人工智能赋能多语种翻译传播,为讲好中国故事注入青春力量。梦工坊青年人才发展中心理事长靳宝强老师亲临指导。

推进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

习近平总书记说“讲故事,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”。团队依托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院平台和前沿交叉学科“外交话语学”,积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、翻译与传播研究”(编号:17ZDA318)、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外交话语体系研究”(编号:22VRC013)等国家级项目,学习借鉴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思想,挖掘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资源。团队成员的多项研究成果已经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。

“一部河南史,半部中国史”。团队依托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/中国外交话语研究院的多语种、跨学科优势,以图文、视频等多种模态助力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。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积极参与“中国关键词:出彩河南篇”多语种系列丛书、“翻译河南”工程“中华源·河南故事”中外文系列丛书、河南省十四五规划等重要文件对外翻译传播工作。丛书被中国外文局列入“中国思想文化术语多语种对外翻译标准化建设”重要项目成果,被中联部用于全球党际交往赠书,被外交部置于蓝厅展示宣传,并在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。

 

数智赋能讲述中国故事

团队成员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“政治等效框架下外交话语情感分析与智能翻译系统及方法(CN 117094335 B)”,为外交话语智能翻译传播提供技术支持。积极参与构建郑州大学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多语种语料库和术语库。打造虚拟文化IP数字人“小豫”,通过AIGC自动内容生成、智慧语音伴读、多模态视觉呈现等方式,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化、智能化的文化体验,拓宽了读者了解中华文明、感悟中原文化的渠道。

 

用情用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

项目团队与中共河南省委外办、河南国际传播中心等开展深度合作,参与了一系列对外翻译和国际传播活动,组织留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原文化,让留学生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“外嘴”;参与“MODEL APEC大会”、“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”等对外叙事活动。

 

从黄河之滨到国际舞台,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的“豫见中国、语通世界:多语种、数智化讲好中国故事”创新团队正以语言为媒、科技为翼,让中国故事跨越山海,与世界命运同频共振。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,这支年轻的团队将致力于用外语译介中国,让世界读懂中国。

 

一审一校:杨  宇

二审二校:杨明星

三审三校:高晓玲

版权与免责声明
【慎重声明】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“商业时讯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
最新文章